“當你眼睜睜看著一名患者在眼前死去,這種難受和無力感是無法用語言去表述的!崩盍Ⅸi坐在我對面,眼皮微微下垂,像在追憶,又像在緬懷:“見證患者的死亡,這是每一名心內科醫生的必經之路,我們唯有不斷精進自己的醫術,才能讓這種事在行醫生涯中少一點,再少一點……”
今年是李立鵬在洛陽市第三人民醫院工作的第十五個年頭,身上的那身白大褂,他已經穿了二十七年。從當初略顯青澀的實習醫生,到擔任心血管內科主任,李立鵬將全部的熱情和精力,都奉獻給了患者和自己熱愛的醫療事業。
愛做夢的少年
李立鵬不是一開始就打算學醫的。
小時候的李立鵬是一個性格乖巧的孩子。和其他孩子一樣,他愛做一些奇奇怪怪的夢,有著天馬行空的想象力。他想參軍,還喜歡天文,總是夢想著自己有一天披上軍裝,或者擁有一臺屬于自己的天文望遠鏡。家人說他的性格安靜適合學醫,可那時的他對于行醫,并沒有什么概念。
隨著年齡一天天長大,李立鵬的性格更加穩重,心思細膩的他逐漸對醫生這個職業有了一定的認識,明白了什么是救死扶傷,也知道了“白衣天使”四個字后面深刻的含義。漸漸地,李立鵬對醫生這個職業的看法有了變化,總之,不排斥。高考填報志愿時,左思右想后,李立鵬還是選擇了臨床醫學專業。
本科畢業工作一段時間后,李立鵬不滿足于現有知識水平,便努力考上了心血管內科專業的碩士研究生。他說:“我很喜歡心臟,它是人體的‘發動機’,讓我感覺十分奇妙!2007年,碩士畢業后,李立鵬來到洛陽市第三人民醫院,從事心血管內科工作。
在眼前死亡的患者
二十七年的行醫生涯,李立鵬接觸過太多患者,也經歷過太多次生死一線,很多急危重癥患者在搶救成功、痊愈出院后,李立鵬慢慢地就淡忘了,然而,有一名患者,卻是一直梗在李立鵬心頭的一根刺。
2008年的一天,一名50多歲的男性患者因胸悶難受一天,來到洛陽市第三人民醫院就診。由于入院前癥狀就已經有所減輕,這名患者并沒有在意,覺得自己“沒什么問題”,做各項檢查時也并不著急?僧斈玫交颊叩男碾妶D檢查結果后,李立鵬驚訝地發現這名患者竟是患了急性心梗,且已經錯過了溶栓時間,情況岌岌可危。當時,醫院尚未開展急診介入手術,只能入院后手術治療。正當李立鵬與患者講解病情時,這名患者突然發生猝死,雖然及時做了心肺復蘇術,但很可惜,這名患者并沒有被搶救回來。
眼睜睜看著一條本可能挽救的生命就這樣逝去,李立鵬十分痛心,同時,他也深刻意識到:必須開展急診介入手術!在他的建議和努力下,洛陽市第三人民醫院成為市內開展急診介入手術較早的一批醫院,每年為大量患者帶來生的希望。
搶救兩小時創造的奇跡

在李立鵬的行醫生涯中,有一個小小的奇跡。
十多年前,一名50多歲的男性患者突然出現急性心梗猝死,心血管內科團隊多名醫護人員輪番上陣搶救,為患者實施胸外按壓。一般來說,猝死患者的搶救時間僅有半小時左右,超過半小時患者仍無生命體征的,基本就可以宣告死亡了,可這名患者已經搶救了一個多小時,四五名醫護人員都因為長時間胸外按壓出現了脫力癥狀,患者的心跳卻仍然沒有恢復。隨著搶救時間的增加,李立鵬的心也一點一點往下沉,但他不愿意放棄,因為他發現患者雖然心跳沒有恢復,卻偶爾會有肢體反應,這反應就像黑夜里的一點火光,讓他不斷告訴自己:“再堅持一下,再堅持一下……”
終于,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搶救,心電監護設備上迎來了久違的反應,一道緩慢而有力的心電波形撥動了所有參與搶救醫護人員的神經?粗@道波形,李立鵬緊繃的神經終于放松下來,脫力感后知后覺地襲來,讓他一個趔趄,差點沒站穩。
“你是醫生,當在患者身上看到一點希望時,你能做的唯有堅持!崩盍Ⅸi事后說。
從一而終的責任心
李立鵬曾對一名年輕醫生說過這樣的話:“你為患者考慮得越多,患者以后的收益就越大,作為一名醫生,一定要有責任感!
只要是自己接觸過的患者,李立鵬都要求自己對對方長期負責,哪怕是出院后,李立鵬也會通過朋友式的關懷來做善意提醒,幫助對方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。他說:“心血管內科疾病患者出院后并不代表沒事了,他們是很多疾病的高危人群,我要幫助他們做好預后管理!
在李立鵬看來,心血管內科是個與死神搶奪生命的科室,里面的每一名醫生都是“刀尖上的舞者”。為了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,他必須不斷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,不斷精進技術。近年來,他帶領科室不斷學習、不斷探索,不僅協助醫院成功創建胸痛中心,還開展了冠脈造影及冠脈介入治療、臨時起搏器植入、單/雙/三腔永久性狹窄起搏器植入術、快速性心律失常射頻消融術、光學相干斷層成像技術(OCT)等國內領先技術,其中冠狀動脈造影術、經皮冠狀動脈內支架術、藥物球囊釋放術等均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。
回望來時路,李立鵬無比感慨:“很慶幸自己當初選擇了這個行業,讓我能夠用自己的綿薄之力救治患者。我也將盡我所能,不斷學習、不斷進步,為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!